教程篇丨中国装修施工和日本装修施工到底差在哪!

更新时间:2019/9/23 15:58:39

装修、施工在国内一直是个热门的社会话题,噪音、污染、安全等。在我看过的是施工案例中无一例外。(嗯...见识少)

 

 

 

娘娘孙俪曾在微博上“举报”山西某工地。

 

(嗯...这当然在网上又...被众网友吐槽了...)

 

最近半年也是一直被施工包围着。

家里的小区从年前开始进行大面积的施工,各种尘土飞扬,各种噪音污染;路面的泥土、脏水、砂砾等...经过都会觉得鼻子不舒服。

回到办公室也有翻修施工、气味、尘土也少不了。

就连去朋友家...周边也在起房子,一路上都要戴口罩,尘土什么的也极其容易进到眼睛里...

 

在我们大天朝被施工问题困扰的时候,邻国的日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。

没有大量的灰尘、没有严重的噪音...甚至有亲身去过日本工地的朋友和宝宝说“当时穿白衬衫进去,出来的时候还是白衬衫”真是不敢相信。

 

今天就给大家看看日本不一样的工地施工环境。

 

 

建房子的流程

 

 

和国内不一样,日本人造房子的工地上没有那么多工人,更多的工作是在标准化的工厂里完成,再运到工地里,像搭积木似的进行拼装。

这种做法能减少一小部分的噪音。

 

 

构建厂里的生产线,通过统一机械化对建材进行加工,生产出统一标准的“模块化”建材。

一栋简易的民居从拼装到入住,也只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,安装过程甚至5小时左右就能完成。

 

 

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楼梯。带着钢筋,预留好了相应的插孔,只要运到工地搭起来就行。

 



工人在工厂里先把墙砖放在模具里,再放上钢筋,倒入混凝土。从工厂里出来的墙体就直接带着墙砖了,工地现场的施工,更像是在搭积木。

 

 

 

不可避免的施工现场会有需要现浇混凝土的,工人在浇混凝土之前用高压水枪清洗施工区域,不允许有任何的垃圾残留,从小细节能看出大整体。

 

 

为了防止扬尘,施工时每往上搭一层,就包装一层。

 

 

据说,日本人的建筑施工十分追求效率,线路铺设到第四层时,第一层的精装修就进场施工了。

 

 

卫浴间也是整体安装,所有的弯头、双通、三通管,都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一旦发现管道堵塞,一眼就能看清,给检修带来极大的便利。

 

所有的走线都没有开槽,直接用胶水固定线路。

 

 

 

工地没有灰尘

 

 

日本的建筑工地无论大小,总是让你看不到里面。负责施工的公司为了保持街道美观,不影响周围居民等,一定要先把工地围起来,然后再施工。(施工完毕拆掉外墙看到漂亮的建筑,应该会更惊讶建筑的魅力)

 

 

这是东京银座的一处施工现场,被包得严严实实,紧挨着的是一个商场。估计日本人也不用担心PM2.5这回事。

无论是盖大楼还是建造独门独户的别墅,日本的厂家都注意环保,并事先通告。

 



 

帷幕具有防尘、隔音效果。

房子开始建造之后,虽然每天从那栋房子走过,却看不到里面在干什么。施工公司已经用柔软得像布似的东西把工地围了起来。每天工事结束后,也看不到“围墙”外面有任何垃圾,非常干净。

 

 

即便建造木质结构的房屋也会采取一些措施。

 

(图为日本的一处造房工地。

左图为施工时的状态,

右图为完工后,防尘布拆除的状态。)

 

如果是商品房,那么接近完工之前,这些帷幕上还会多出大楼外观以及销售广告。这些帷幕直到大楼外观全部装修完后才揭下来,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施工中发生物品掉落事故,还可以美化环境

此外,日本的建筑工地还注重废物利用。一些施工单位会把剩余的小木块等留下来,并举办活动,让周围的孩子来一起做木工,这样既环保还可以加深与居民之间的感情,更是对公司最好的宣传和广告。当然,施工之后收拾好全部垃圾,是每个施工公司都必须做到的常识。

 

 

日本工地施工后的清扫并非走过场,而是真正用水冲刷,让水泥地达到没有尘土的状态。

 

 

 

干净的施工现场,几乎看不到渣土、扬尘。场地布置合理,施工道路通畅,大型机械停放有序、干净。

 

鞋面清洁器

 


地面采用2cm钢板铺设,适合各类大型设备机械行走。钢板可多次、多地使用,节约成本,另外也便于现场冲洗清洁。现场的施工道路分隔、指示醒目有序,让人一目了然。

 

 


 

工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各类收纳箱——从各类专用的施工材料,到辅助施工的辅助用具,甚至各类不同的废弃废料等,都可以在施工现场找到其专门安置的收纳箱。这也得益于日本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物尽其用的节约理念,使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做到井然有序。

 

 

安全第一的原则

 

 

任何施工场地都应该秉持着“安全第一”的原则,日本人在这点上做的非常的严谨,丝毫不倦怠。

 

 

进入工地的任何人都要换上统一的工装,戴上安全头盔并且穿工装鞋。

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的人是禁止进入工地的。

 

 

在日本的建筑工地,是不能随意走动的。

参观人员和非本区域的作业工人,都只能走在画线的道上,因为这样才能确保安全。

 

 

工地安全警示板

 

 

施工安全塔,每周公司均会组织员工到这座塔前进行安全意识教育。

 


 

工作人员的指定吸烟区,里面还张贴了相关规定,以确保工地的安全。

 

 

 

严格的检查制度

 

 

工程质量的把控,离不开严格的检查制度。

 

 

为此,日本人发明了很多实用简单的检查工具。不同颜色的标识,代表了不同条线的检查。

比如上面这些小工具,用于检测保温层的厚度,不同颜色的钉子对应不同的厚度,检查时只需把相应的钉子插入保温层,就能判断是否达标。

 

 

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结构裂缝,立即进行标识,并作出相应的整改。

 

 

 

细致的专业分工

 

 

 

在日本,建筑工地上可能有20多个分包工程,其专业化分工相当细致。比如,封胶这一个工序,就有专门的公司负责。

 

 

管道的封口,相当平整。能做到这种程度,就要说到日本的精细化分工了。

 

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我们国家做的好,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就是希望国人能够借鉴、吸收他人好的东西,来发展我们国家。

 · END · 

 

 

往期经典回顾


  1. 实战篇 | 详解“五步放线法”,懂了!(视频+图文)
  2. 教程篇丨碧桂园住宅装修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!
  3. 教程篇丨认识各种建筑施工材料
  4. 实战篇丨地面、吊顶、墙面工程三维节点做法施工工艺详解
  5. 施工篇丨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隐患、违规违章行为大全,施工人员必备!
  6. 质量篇丨如何解决墙、顶、地、细部通病-Part.1墙篇
  7. 如何解决墙、顶、地、细部通病—《装饰质量通病的预防》Part.2顶面
  8. 财税篇丨这些情况可以不交社保,真相是?

做一个温暖的公众号

微信号:河南新正生

长按关注:河南新正生

戳下面的原文阅读,更有料

 

上一条:质量篇丨装修前该如何验房

下一条:没有了

返回顶部